【毕业论文指导记录怎么写】撰写毕业论文指导记录是研究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与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有助于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还能为后续的论文修改和答辩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正确、规范地填写毕业论文指导记录非常重要。
一、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指导时间:每次指导的具体日期。
2. 指导地点:面对面或线上会议的地点。
3. 指导本次指导的主要讨论内容,如选题方向、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4. 导师建议:导师对论文进展的评价及提出的修改意见。
5. 学生反馈:学生对指导内容的理解及下一步计划。
这些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同时,记录应真实反映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体现出论文写作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二、表格展示(毕业论文指导记录示例)
序号 | 指导时间 | 指导地点 | 指导内容 | 导师建议 | 学生反馈与计划 |
1 | 2025年3月5日 | 线下会议室 | 确定论文选题与研究方向 | 建议结合实际问题,增强论文实用性 | 明确选题后,开始查阅相关文献 |
2 | 2025年3月18日 | 线上会议 | 文献综述初稿提交与讨论 | 需补充近五年的研究成果,结构需调整 | 计划两周内完善文献综述并重新提交 |
3 | 2025年4月2日 | 线下教室 |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方案 | 建议采用混合研究法,提高研究可信度 | 将根据建议调整研究设计,准备问卷调查 |
4 | 2025年4月15日 | 线上会议 | 数据初步分析与结果展示 | 需增加图表说明,数据分析需更深入 | 对数据进行二次整理,完善图表呈现 |
5 | 2025年5月5日 | 线下办公室 | 论文初稿提交与整体评价 | 整体结构合理,但语言表达需优化 | 根据反馈进行语言润色与格式调整 |
6 | 2025年5月20日 | 线上会议 | 修改后的论文再审与答辩准备建议 | 建议加强结论部分的逻辑性,注意引用规范 | 继续完善论文内容,准备答辩材料 |
三、注意事项
- 真实性:记录应真实反映实际指导情况,不能虚构或夸大。
- 完整性:每次指导都应有相应的记录,确保全过程可追溯。
- 条理性:内容应条理清晰,便于后续查阅与回顾。
- 及时性:应在每次指导后及时填写,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通过规范的毕业论文指导记录,不仅可以提升论文写作的质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术规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