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七步成诗”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曹植在兄弟相争中的才情表现。下面将对这一典故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七步成诗”指的是曹植在极短时间内(七步之内)即兴创作一首诗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权力斗争中。据传,曹丕为了试探或刁难曹植,命他以“兄弟”为主题作诗,若不能完成则治其死罪。曹植在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借豆与萁的关系比喻兄弟相残,表达了对兄长迫害的不满与哀怨,也展现了曹植卓越的文学才华。
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曹植的机敏与才思,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后人常以此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之人。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典故名称 | 七步成诗 |
出处 | 《世说新语》 |
主人公 | 曹植 |
背景 | 三国时期,曹操去世后,曹丕与曹植争夺王位 |
故事经过 | 曹丕命曹植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曹植即兴赋诗,表达对兄弟相残的不满 |
诗句内容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诗歌寓意 | 借豆与萁比喻兄弟相残,讽刺兄弟间的残酷斗争 |
文学价值 | 展现曹植的才华与情感表达能力 |
后世影响 | 成为形容才思敏捷的典故,常用于文学与教育中 |
三、结语
“七步成诗”的故事不仅是对曹植文学才能的肯定,更是对人性与亲情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权力与利益面前,亲情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而曹植的诗,则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