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九】《古风·其三十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组《古风》诗中的一首。这首诗以古风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局、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豪放不羁,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一、诗歌
《古风·其三十九》共四句:
> 登高望四海,天地一何宽!
> 丈夫当为国,岂能守一官?
> 愿得燕太子,共起荆轲难。
> 不畏秦王强,但恐赵王安。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愿屈身于小官之位、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诗中提到“燕太子”与“荆轲”,借历史人物表达自己愿意效仿古代侠士,勇于担当、敢于抗争的精神。
二、内容解析表
诗句 | 释义 | 情感与主题 |
登高望四海,天地一何宽! | 登上高处远望,四海辽阔,天地广大。 | 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开阔视野,体现豪迈气概。 |
丈夫当为国,岂能守一官? | 大丈夫应当为国家建功立业,怎能只守着一个小官? | 抒发诗人不甘平庸、渴望报国的情怀。 |
愿得燕太子,共起荆轲难。 | 希望能像燕太子一样,与荆轲一起冒险。 | 借历史典故表达对英雄气概与忠义精神的向往。 |
不畏秦王强,但恐赵王安。 | 不怕秦王强大,只怕赵王安稳。 | 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以及对动荡时代的期待。 |
三、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1. 结构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四句,却层层递进,从登高远望到抒发抱负,再到历史借喻,最后点出对现实的担忧,结构紧凑,寓意深刻。
2. 借古讽今,寄托理想
李白在诗中借用“燕太子”与“荆轲”的典故,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追慕,也隐含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
3. 豪情与忧思并存
诗中既有“登高望四海”的豪迈,也有“不畏秦王强,但恐赵王安”的深沉忧虑,体现出李白复杂的思想情感。
四、结语
《古风·其三十九》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思想。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个人理想的坚持,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是李白诗风中典型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