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经验问答 >

被采取留置措施是什么意思

2025-09-19 23:33:48

问题描述:

被采取留置措施是什么意思,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23:33:48

被采取留置措施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到“被采取留置措施”这样的说法,尤其是在涉及法律、职务犯罪或廉政调查的新闻中。那么,“被采取留置措施”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拘留”有什么区别?本文将从定义、适用对象、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被采取留置措施”?

“被采取留置措施”是监察机关在调查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该措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适用于公职人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等)。

与传统的“刑事拘留”不同,留置措施具有更强的行政调查性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被调查人逃避调查或销毁证据。

二、留置措施的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 说明
国家工作人员 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等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如村委会、居委会成员等
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人员 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行为

三、留置措施的法律依据

法律名称 条款 内容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二十二条 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违法的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三条 留置措施在特定情况下可转化为刑事强制措施

四、留置措施的特点

特点 说明
非刑事强制措施 属于行政调查手段,不等同于刑事拘留
期限较长 一般为6个月,经批准可延长
限制人身自由 被调查人需在指定地点接受调查
可转化为刑事强制措施 若涉嫌犯罪,可转为逮捕或取保候审

五、留置措施与刑事拘留的区别

项目 留置措施 刑事拘留
法律依据 《监察法》 《刑事诉讼法》
适用对象 公职人员 涉嫌犯罪的普通公民
措施性质 行政调查 刑事强制
期限 一般6个月 一般14天,最长37天
是否可申请变更 可申请解除或变更 可申请取保候审

六、总结

“被采取留置措施”是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时,依法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性调查手段。它不同于刑事拘留,具有较强的行政调查属性,适用于公职人员。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相关法律程序和权利义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法律条文,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的《监察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