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钠用重铬酸钾如何标定】在分析化学中,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常用于滴定法测定氧化性物质的含量。由于其稳定性较差,通常需要通过标准溶液进行标定,以确保其浓度准确。其中,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于对硫代硫酸钠进行标定。
一、标定原理
硫代硫酸钠与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
Cr_2O_7^{2-} + 14H^+ + 6S_2O_3^{2-} \rightarrow 2Cr^{3+} + 7H_2O + 3S_4O_6^{2-}
$$
该反应中,重铬酸钾作为强氧化剂,将硫代硫酸钠氧化为连四硫酸根离子(S₄O₆²⁻),而自身被还原为Cr³⁺。通过滴定过程中消耗的重铬酸钾量,可以计算出硫代硫酸钠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简要总结
步骤 | 操作内容 |
1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解于水并稀释至一定体积,配制标准溶液。 |
2 |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重铬酸钾溶液至锥形瓶中。 |
3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溶液呈酸性。 |
4 | 加入过量的碘化钾(KI),使重铬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I₂)。 |
5 |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生成的碘,直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6 | 记录滴定所用的硫代硫酸钠体积,重复滴定2~3次,取平均值。 |
三、计算公式
硫代硫酸钠的浓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C_{\text{Na}_2S_2O_3} = \frac{C_{K_2Cr_2O_7} \times V_{K_2Cr_2O_7} \times 6}{V_{\text{Na}_2S_2O_3}}
$$
其中:
- $ C_{K_2Cr_2O_7} $:重铬酸钾溶液的浓度(mol/L)
- $ V_{K_2Cr_2O_7} $:重铬酸钾溶液的体积(L)
- $ V_{\text{Na}_2S_2O_3}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L)
四、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溶液酸度控制 | 酸性条件有助于反应的进行,但过强会导致副反应。 |
滴定终点判断 | 使用淀粉指示剂,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为终点。 |
碘的挥发 | 滴定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摇动,防止碘挥发。 |
标准溶液保存 | 重铬酸钾溶液应密封保存,避免光照和污染。 |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准确地对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为后续的滴定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