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为规范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公立医院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本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该办法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公平的分配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总体原则
1.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量、服务质量等综合因素进行分配。
2.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分配标准和流程应公开透明,确保每位职工了解并认可。
3.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奖优罚劣,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4. 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保障基本待遇的基础上,突出绩效导向。
二、分配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公立医院全体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包括:
类别 | 对象说明 |
医疗人员 | 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
行政人员 | 后勤、行政、财务、人事等管理人员 |
科研教学人员 | 科研、教学及教学辅助人员 |
其他人员 | 特殊岗位或临时聘用人员(视具体情况而定) |
三、绩效工资构成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项目 | 内容说明 |
基础性绩效工资 | 根据岗位等级、工龄、职称等因素确定的基本工资部分 |
奖励性绩效工资 | 根据个人或团队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的浮动工资部分 |
四、绩效考核指标
各科室根据自身职能设定具体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核维度 | 指标示例 |
工作量 | 门急诊人次、手术量、住院患者数等 |
工作质量 | 病历书写合格率、医疗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
服务态度 | 投诉率、服务态度评分 |
团队协作 | 科室协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 |
科研教学 | 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带教学生数量等 |
五、绩效工资计算方式
绩效工资计算采用“基础工资+绩效系数”的模式,具体如下:
项目 | 计算方式 |
基础工资 | 按岗位级别和职级核定 |
绩效系数 | 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 |
实发金额 | 基础工资 × 绩效系数 + 奖励性绩效 |
六、绩效工资发放周期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实行月度预发、年终结算制度,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 发放内容 |
每月 | 基础性绩效工资及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 |
年终 | 根据全年考核结果结算剩余奖励性绩效工资 |
七、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因病、事假、脱产学习等原因影响工作的人员,绩效工资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调整或暂停发放。
八、监督与反馈机制
医院设立绩效管理委员会,负责绩效工资分配的监督与评估,定期听取职工意见,不断优化分配方案,确保公平合理。
总结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是推动医院内部管理改革、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院整体竞争力。同时,也需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和反馈机制,确保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项目 | 内容概要 |
目的 | 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员工积极性 |
原则 | 按劳分配、公平公正、激励与约束 |
对象 | 在编在岗所有工作人员 |
构成 | 基础性绩效工资 + 奖励性绩效工资 |
考核 | 工作量、质量、服务、团队、科研等 |
发放 | 月度预发 + 年终结算 |
监督 | 设立绩效管理委员会,定期评估 |
如需进一步细化某类人员的分配细则,可另行制定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