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个人简历】胡铨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以其忠诚正直、不畏权贵的精神著称。他在仕途上虽屡遭贬谪,但始终坚守气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作品,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
一、个人简介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自幼聪慧好学,以才学闻名乡里。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左迪功郎,后历任多个官职,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始终坚持民族大义,反对与金议和,主张抗金救国,被誉为“南宋第一谏臣”。
二、主要经历(表格形式)
时间 | 事件 | 职位/身份 | 备注 |
1102年 | 出生 | 江西吉安人 | 祖籍吉州庐陵 |
1138年 | 中进士 | 左迪功郎 | 时年36岁 |
1140年 | 上《戊午上高宗封事》 | 建康府通判 | 反对与金议和,痛斥秦桧 |
1141年 | 被贬新州 | 雷州安置 | 因上书被罢官 |
1145年 | 被贬广州 | 广南东路安置 | 再次被贬 |
1157年 | 被赦回朝 | 官复原职 | 朝廷对其态度有所转变 |
1161年 | 提议北伐 | 兵部侍郎 | 主张收复中原 |
1180年 | 逝世 | - | 享年78岁 |
三、思想与贡献
胡铨一生坚持儒家仁政理念,主张以民为本,反对权臣专权。他不仅在政治上敢于直言,还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尤以诗歌和奏章见长。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情感真挚,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其代表作《戊午上高宗封事》是南宋历史上最著名的奏章之一,文中痛斥秦桧主和误国,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该文至今仍被广泛传诵,被视为忠君爱国的典范。
四、历史评价
胡铨虽一生仕途多舛,但他始终不改初心,被誉为“铁骨铮铮”的忠臣。后人称赞他“气节凛然,风骨可嘉”,并将其视为宋代士大夫精神的象征。他的事迹不仅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也在后世不断被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诚与正义的象征。
结语:
胡铨的一生,是忠诚与坚韧的写照。他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追求。他的精神与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人。